首页 值得一看内容详情

抖音们再次面临“强监管”,未成年人“防沉迷”的终极答案是?

2023-03-04 282 sokucc

来源丨传媒圈-传媒头条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回家后都拿着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手机刷视频、打游戏,甚至学生间的沟通打闹说的话都基本来自短视频上比较火的梗。”

提及本文话题时某县城普通初中班主任小Z(化名)告诉传媒圈,这种现象在父母忙于务工,祖辈难以管教的学生群体中尤为常见。小Z认为,在手游、短视频强大的吸引力面前,成人尚且常常刷得“停不下来”,靠未成年人自控力自然是天方夜谭。

这显然已不是特殊现象。武汉大学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近日发布的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玩耍,其中,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手机游戏。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短视频管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等工作。会议指出当下未成年人上网观看短视频越来越普遍,需要“加强短视频建设和管理,大力激浊扬清,营造短视频清朗空间,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水平,在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方面对未成年人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抖音们再次面临“强监管”,未成年人“防沉迷”的终极答案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全面来临,人们何时何地都捧着手机已经成为常态,而中小学生们拿着父母的手机刷短视频、打游戏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如何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合理的网络环境,就成了两难问题。

在过去几年里,手机网络游戏的防沉迷措施经过多次讨论升级,如今又轮到了短视频了。可以认为,短视频将再次迎来“强监管”时代。

01

“青少年模式”的升级和局限

3月2日,CNNIC发布了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

在2018-2022五年间,短视频用户规模从6.48亿增长至10.12亿,年新增用户均在6000万以上。如今已经可以肯定地说,短视频已经和通讯应用一样发展成为了互联网中的一大“基础设施”,这也是抖音等平台能不断拓展电商、外卖等大众基础业务的底气所在。

而从短视频诞生之初就一直存在的内容“下沉”问题,会随着行业规模的指数级壮大而变得越来越醒目——面向大众、青少年的差异化内容生态建设和维护,也许会成为短视频平台在当前阶段的最大课题之一。

面对“强监管”的信号,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反应非常迅速。3月2日,抖音官微宣布其未成年人保护全新升级,抖音守护中心上线,并有三大功能保障青少年健康使用抖音,并公布了内容角度上的青少年相关内生态建设成果,态度可谓积极。

抖音们再次面临“强监管”,未成年人“防沉迷”的终极答案是?

抖音的“青少年模式”早已上线, 2019年3月,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基本在2018-2019年间,包括抖音、快手、B站在内的中、短视频平台均已上线了青少年模式。早期这一模式功能都比较简单,基本就是特供一些科普、人文内容,并限制使用时长以及直播打赏功能等。

但青少年模式有两个痛点:打开率不足、内容吸引力不足。因为在那些较为放任学生玩手机的家庭里,家长往往对这一功能使用认知不足,导致打开使用APP的根本就不是家长本人,同时青少年模式推送内容大都欠缺吸引力,能很明显看出平台更多只是考虑合规,对内容的优质性、趣味性要求不够高。这两大因素导致青少年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个“样子货”,并未在一些家庭中产生特别大的习惯影响力。

本次抖音新上线的“抖音守护中心”能够快捷开启青少年模式和长辈模式,增加了一个开启入口。这样在抖音中就有首次登录引导弹窗、主页左上角“青少年模式”按钮、侧边栏入口、守护中心四个“青少年模式”入口,算是对打开率提升有一定效果;

同时,目前的抖音青少年模式也针对未成年人年龄进行了主题内容适配推送。家长在开启这一模式时需输入儿童的年龄、性别信息,抖音再推送适龄内容给使用者,抖音也陆续联合少年儿童出版社、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协、南开大学文学院等机构,推出《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短视频、“抖来云逛馆”计划等精品知识内容,在内容端也有一定优化。

但即便如此,短视频青少年模式显然也没办法解决“家长主动把手机给孩子玩”这个普遍问题。

02

从游戏到短视频

“防沉迷”的斗争史

短视频的兴起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的事,比起短视频,游戏防沉迷的发展历程就更长了:

在PC互联网时期,青少年游戏防沉迷基本流于形式,大量黑网吧的存在让青少年能随意绕开相关规定上网打游戏,而彼时的网络技术也有限,防沉迷措施基本就只有一个无法验证的“实名制”,也就是在注册阶段加上一个身份证资料而已,未成年人能够轻易找到成人身份证号进行注册;

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后,政府在政策导向上对防沉迷更加重视,几乎是连年都有更严格细致的管控措施出台。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一方面要求严格落实网游实名注册的登陆,另一方面更是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抖音们再次面临“强监管”,未成年人“防沉迷”的终极答案是?

在这期间,未成年人相关话题也成了各大游戏厂商头痛的问题,代充氪金的负面新闻见诸报端,一边是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和惩罚,另一边则是难以防范的家长放任使用。网易、腾讯、完美世界等游戏大厂纷纷推出家长保护平台,如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完美世界家长监护工程、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等,注册实名制也基本全面覆盖。

但和上文短视频平台面临的同样问题又来了:家长直接拿着手机注册自己的账号,再给孩子玩怎么办?

2021年7月,腾讯游戏搞出了一个堪称“终极手段”的彻底方式去强化青少年防沉迷限制——“零点巡航”功能。所谓“零点巡航”,就是对夜间游戏超过一定时长、实名认证又是成年人的账号进行人脸验证筛查,凡是拒绝或未通过人脸验证的,将被当成未成年人,纳入腾讯游戏健康系统的防沉迷监管并踢下线。当时就已经在在《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超过60款产品中上线。

抖音们再次面临“强监管”,未成年人“防沉迷”的终极答案是?

这一功能上线后,一些《王者荣耀》玩家觉得可以避免在游戏中被“坑”,倒是很高兴地惊呼此举是“小学生克星”。但新闻一出,当时也有许多不满声音出现:一方面,对已经实名验证的成年人账号进行人脸识别,普通用户的体验明显会受损,另一方面,腾讯游戏此举是否存在对人脸数据的滥用存疑。“凭什么被腾讯扫脸”、“自己的熊孩子管不过来,凭什么让其他成人一起刷脸”的呼声也不小。

03

智能手机时代下

未成年人需要多方共同守护

对青少年而言,现实生活往往范围特别有限,而短视频和游戏几乎可以提供无限的及时性满足。所以单靠政策监管和游戏和短视频平台、公司,从根本上其实是没办法完全杜绝未成年人沉迷问题的,这明显是一个更大的话题。

文章开头提到的夏柱智教授课题组调查显示,40.4%的留守儿童有专属手机,49.3%的留守儿童使用长辈的手机,看短视频和玩游戏已成为留守儿童主要的上网娱乐方式,占比分别是69%、33.1%,江西省某县六年级教师掌握的一份数据显示,全班学生中,周末在家玩手机10个小时以上的超过了一半。

抖音们再次面临“强监管”,未成年人“防沉迷”的终极答案是?

究其原因,专家也从心理角度做出了分析。3月2日,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告诉记者,儿童沉迷手机的共同心理是能从各种手机娱乐中获得虚拟的快乐的体验感,这种体验感带来的奖赏是及时且成本低的,强化了儿童对手机的沉迷。

一方面,父辈、祖辈要么自己也是沉迷者,要么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任你APP的青少年模式有多少限制,也要家长主动配合开启才行,可实际上大量家长都把手机当成一个管孩子方便的工具;要么对智能设备所知甚少,连孩子在玩什么都看不懂,自然也无法事先通过“青少年模式”这样的平台措施去应对孩子的沉迷了。

而像“零点巡航”那样的方式又只能是非常规手段。游戏限制如此严格,青少年可以去刷短视频,短视频更严格了,孩子们照样可以去找到离线游戏、网络小说等等多消遣娱乐方式,难道把所有的网络应用都加上人脸识别才行吗?在当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时代里,这样的未来显然是多数人不愿意看到的。

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而言,做好青少年保护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对未成年而言,短视频内容平台也需要提供更健康精神文化内容满足,进行精细化的内容生态建设;于学校、家长而言,陪伴青少年看到在手机屏幕外也有一个广阔的世界,或许也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前段时间组织校外拓展,去年组织种植活动,学生们都乐坏了,特别兴奋。”小Z告诉传媒圈。她有些惊讶于孩子们对这些活动的热情,或许他们并不是不喜欢手机外的世界,只是日常被封闭的校园生活所填满,缺乏体验的窗口。“有些学生玩手机打游戏只是在寻求一些社交上的满足感,属于同龄人之间的跟风吧。”

所以说到底,大家只能期待一个政策到位、平台配合、家长主动、社会风气向好的理想状态,期待所有的社会力量都为之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完-

抖音们再次面临“强监管”,未成年人“防沉迷”的终极答案是?

相关标签: # 视频 # 手机 # 青少年 # 未成年人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